Skip to content

你在和谁对话

我们不管在生活还是工作中,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和他人进行着对话。这是不可避免的常态化场景!

既然不可避免,且与我们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,那么我们就很有必要来分析一下对话到底要怎么处理?

我们要明确一些前置条件,对话并不是等同于对立,也不是纯粹的人与人之间的说话。

我们涉及到的对话,广义上来说,是我们与世界、与周围人、周围环境的一种相处方式。

一、明确对话主体

首先,我们要明确对话主体。只有清楚了我们在和谁对话,在和谁相处,我们才能因地制宜的调整我们的对话策略。

多问自己几个问题:

  • 你是谁?对方是谁?
  • 你们在一起做什么?是否有什么利益冲突?
  • 你要什么?对方要什么?
  • 什么对话方式相处起来更合适?

三观

人对这个世界的认知,即人生观,价值观,世界观。

我们很多时候,都在有意无意的寻找与自己三观契合的同路人。

同时,作为有不同经历,不同思维,不同立场的个体来说,完全契合自己的他人少之又少。

更多的是我们在做取舍,在做协调,在不断磨合与他人的相处之道。

提示

只要是不影响你的,就没必要在意!

二、提炼对话核心内容

明确了对话主体后,我们在对话(相处)的时候,就要有意识的去把控自己的输出了。

人类有两只耳朵,一个嘴巴。也预示着我们应该多听少说。

提炼自己的话术,把握对话核心,就很有必要了。言多必失!

我们既然与他人存在对话(相处)关系,那必然是有生活或者工作上的交集。那么交集是什么?这就是我们要考虑的一个点。

比如我们和爱人亲属的关系,交集就是家庭(亲情)生活,相处之道就应该尽可能的向着稳定、和谐、奋进的基调去走。

再比如我们在公司工作中,与上级领导、其他同事的关系,交集就是工作需求(从做事的维度出发),相处之道就应该侧重在【做事】这个维度上,先做事,再交心。如果在公司的事情都没做好,其实不管横向同事,还是纵向上级领导,都难以对你有足够的尊重。

三、总结 & 规划 & 复盘

我们踩过很多坑,走过很多弯路,这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一环。

同时,如果我们缺少了总结,缺少了规划、复盘的能力,那么有些坑或者弯路我们就会一直走,永远走。

说错的话,做错的事,要经常的回头看看,回头思考思考,有没有更合适的方式?下次碰到同样的场景同样的对话主体是否还要继续这么做?

四、附带

4.1 工作汇报

  • 结果为导向:
    • 结果是什么?
    • 进度多少(百分比)?
    • 还差多少(还需要多久)?
    • 是否符合预期(现阶段/未来阶段)?
    • 路径是否需要有调整?
  • 明确工作内容
  • 业务流程匹配(对标客户需求)
  • 工作难度分析(做?不做?能做多少?)
  • 往前推事情(不要开倒车)
  • TO DO

4.2 TO D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