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
三年级下学期

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(下册)学霸笔记

一、单元目录与核心知识点

第一单元 除法

主题:两、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与应用

  • 核心知识点
    1. 竖式计算
      • 两位数 ÷ 一位数:如 ( 48÷3=16 )(先算 ( 4÷3=1 ) 余 ( 1 ),再算 ( 18÷3=6 ))。
      • 三位数 ÷ 一位数:如 ( 522÷6=87 )(注意商中间或末尾有 0 的情况,如 ( 603÷3=201 ))。
    2. 连除与乘除混合
      • 运算顺序:从左到右(如 ( 144÷3÷2=24 ))。
      • 实际应用:如“图书馆有 240 本书,平均放在 4 个书架,每个书架放 3 层,每层放多少本?”
        解答:( 240÷4÷3=20 )(本)。
  • 典型例题
    • 计算:( 375÷5=(75) ),( 636÷6=(106) )。
    • 商店进了 288 个玩具,分装在 8 个箱子里,每个箱子有 6 盒,每盒有多少个玩具?
      解答:( 288÷8÷6=6 )(个)。

第二单元 图形的运动

主题:轴对称、平移与旋转

  • 核心知识点
    1. 轴对称图形
      • 定义:沿一条直线对折后,两边完全重合(如正方形、圆)。
      • 对称轴:至少 1 条(如长方形有 2 条,等边三角形有 3 条)。
    2. 平移与旋转
      • 平移:物体沿直线移动,方向和大小不变(如电梯升降)。
      • 旋转:物体绕固定点转动,方向改变(如钟表指针转动)。
  • 典型例题
    • 连一连:哪些是轴对称图形?(答案:长方形、等腰梯形、五角星)。
    • 下列现象是平移还是旋转?
      • 升旗(平移),风扇转动(旋转),抽屉推拉(平移)。

第三单元 乘法

主题: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与应用

  • 核心知识点
    1. 竖式计算
      • 不进位:( 12×13=156 )(先算 ( 12×3=36 ),再算 ( 12×10=120 ),最后相加)。
      • 进位:( 25×18=450 )(注意进位标记,( 25×8=200 ),( 25×10=250 ),( 200+250=450 ))。
    2. 估算方法
      • 把乘数看成接近的整十数(如 ( 38×42≈40×40=1600 ))。
  • 典型例题
    • 计算:( 34×25=(850) ),( 47×19=(893) )。
    • 每排有 28 个座位,15 排共有多少个座位?
      解答:( 28×15=420 )(个)。

第四单元 千克、克、吨

主题:质量单位的认识与换算

  • 核心知识点
    1. 单位换算
      • ( 1 ) 吨 ( =1000 ) 千克,( 1 ) 千克 ( =1000 ) 克。
      • 应用:如 ( 5 ) 吨 ( =5000 ) 千克,( 3000 ) 克 ( =3 ) 千克。
    2. 实际应用
      • 称较轻物品用克(如糖果),较重物品用千克(如西瓜),大宗物品用吨(如汽车)。
  • 典型例题
    • 填空:( 4 ) 吨 ( 500 ) 千克 ( =(4500) ) 千克,( 6000 ) 克 ( =(6) ) 千克。
    • 一辆卡车的载重量是 8 吨,一次能运多少袋 50 千克的水泥?
      解答:( 8000÷50=160 )(袋)。

第五单元 面积

主题:面积的概念与计算

  • 核心知识点
    1. 面积单位
      • 常用单位:平方米(( m^2 ))、平方分米(( dm^2 ))、平方厘米(( cm^2 ))。
      • 换算:( 1 ) 平方米 ( =100 ) 平方分米,( 1 ) 平方分米 ( =100 ) 平方厘米。
    2. 公式应用
      • 长方形面积 ( =长 × 宽 ),正方形面积 ( =边长 × 边长 )。
  • 典型例题
    • 计算:长 12 米、宽 8 米的长方形面积是(96 平方米),边长 6 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(36 平方分米)。
    • 一块地砖边长为 5 分米,铺满一个长 4 米、宽 3 米的房间需要多少块?
      解答:房间面积 ( =40×30=1200 )(平方分米),地砖面积 ( =5×5=25 )(平方分米),( 1200÷25=48 )(块)。

第六单元 认识分数

主题:分数的初步认识与简单计算

  • 核心知识点
    1. 分数意义
      • 分子:表示取的份数(如 ( \frac{3}{5} ) 表示 5 份中的 3 份)。
      • 分母:表示平均分的总份数。
    2. 简单计算
      • 同分母加减:( \frac{2}{7}+\frac{3}{7}=\frac{5}{7} ),( \frac{5}{9}-\frac{2}{9}=\frac{3}{9}=\frac{1}{3} )。
  • 典型例题
    • 填空:把 1 个蛋糕平均分成 8 块,吃了 3 块,还剩 ( \frac{(5)}{(8)} )。
    • 小明看一本书,第一天看了全书的 ( \frac{1}{4} ),第二天看了 ( \frac{2}{4} ),两天一共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?
      解答:( \frac{1}{4}+\frac{2}{4}=\frac{3}{4} )。

第七单元 数据的整理与表示

主题:统计图表的制作与分析

  • 核心知识点
    1. 分类整理
      • 按属性或数值范围分组(如按成绩分段统计人数)。
    2. 统计表与统计图
      • 统计表:用表格呈现数据(如班级身高分布表)。
      • 条形统计图:用直条长度表示数据大小,直观比较(如各小组得分情况)。
  • 典型例题
    • 统计班级同学的鞋码,完成统计表并回答问题:
      鞋码34353637
      人数58123
      • 鞋码(36)的人数最多,(37)的人数最少。
      • 全班共有(28)人。

二、学霸学习技巧与易错点

1. 计算核心技巧

除法竖式

  • 试商口诀:“高位除,低位补,余数小除数”。
  • 易错点:商中间或末尾的 0 漏写(如 ( 603÷3=201 ),易错写成 21)。

面积计算

  • 单位统一:先将长度单位换算一致再计算(如长 5 米、宽 30 分米的长方形面积:( 5×3=15 ) 平方米)。
  • 公式混淆:周长与面积公式混淆(如错误计算正方形面积 ( =边长 ×4 ))。

2. 单位与分数易错点

  • 质量单位
    • 错误:( 1 ) 吨 ( =100 ) 千克(正确:( 1 ) 吨 ( =1000 ) 千克)。
    • 纠正:用生活实例对比(如 1 袋大米 10 千克,100 袋是 1 吨)。
  • 分数概念
    • 错误:( \frac{3}{5} ) 表示 3 份中的 5 份(正确:5 份中的 3 份)。
    • 纠正:结合图形理解,如将圆平均分成 5 份,取其中 3 份。

3. 常见错误与纠正

错误类型错误示例正确方法
运算顺序错误( 24-8÷2=8 )先算除法 ( 8÷2=4 ),再算 ( 24-4=20 )。
面积单位换算( 3 ) 平方米 ( =30 ) 平方分米( 3×100=300 ) 平方分米。
分数加减法( \frac{1}{3}+\frac{1}{2}=\frac{2}{5} )通分后计算:( \frac{2}{6}+\frac{3}{6}=\frac{5}{6} )。
轴对称判断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。

4. 学习资源推荐

  • 课本练习:重点完成“练一练”“问题解决”,尤其是除法竖式、面积计算、分数应用题。
  • 实践工具
    • 方格纸:画图形计算面积,直观理解单位换算。
    • 天平/秤:称物品重量,建立质量单位的实际感知。
  • 动画资源
    • 数学动画《分数王国》:理解分数的意义和运算。

三、期末复习重点

  1. 计算能力
    • 除法竖式(含余数)、两位数乘两位数(进位与不进位)。
    • 分数加减法(同分母)。
  2. 图形与测量
    • 面积计算(长方形、正方形),单位换算(平方米、平方分米、平方厘米)。
    • 轴对称、平移、旋转的判断。
  3. 统计与单位
    • 数据整理与统计表、条形统计图的制作与分析。
    • 千克、克、吨的换算与实际应用。
  4. 解决问题
    • 购物问题(混合运算)、行程问题(时间计算)、几何应用(面积实际问题)。
  5. 易错点强化
    • 运算顺序(先乘除后加减)、余数处理(余数<除数)、分数单位理解。

通过分单元梳理知识点,结合计算技巧和生活实例,三年级数学下册的重难点可以有效掌握!建议每天坚持竖式计算和单位换算练习,利用实物工具辅助理解抽象概念,遇到问题多画图分析,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