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
二年级上学期

二年级(上)

1. 数与代数

  • 乘法的初步认识与表内乘法(1-9)
  • 100 以内加减法(进位、退位)

2. 图形与几何

  • 角的初步认识(直角、锐角、钝角)
  • 测量(厘米、米的认识与应用)

3. 统计与概率

  • 简单条形统计图(1 格代表 1 个单位)

4. 综合实践

  • 测量活动(实际测量物体长度)

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(上册)学霸笔记

一、单元目录与核心知识点

第一单元 加与减

主题:100 以内的连加、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

  • 核心知识点
    1. 连加连减:从左到右依次计算,可先算前两个数,再与第三个数运算(如:25+30+15=70,80-25-18=37)。
    2. 加减混合:按运算顺序计算,注意进位与退位(如:45+28-19=54)。
    3. 竖式计算:数位对齐,个位加个位、十位加十位,满十进一/不够减借一(例:$\begin{array}{r}28\+35\\hline63\end{array}$)。
  • 典型例题
    • 妈妈买水果花 23 元,买菜花 18 元,付 50 元,找回多少元?
      解答:50-23-18=9(元)。
    • 计算:36+17+25=(78),72-29+15=(58)。

第二单元 购物

主题:人民币的认识与简单计算

  • 核心知识点
    1. 面值与换算
      • 纸币:1 元、5 元、10 元、20 元、50 元、100 元;硬币:1 角、5 角、1 元。
      • 换算:1 元=10 角,1 角=10 分(如:3 元 5 角=35 角,20 角=2 元)。
    2. 简单购物
      • 总价计算:相同单位直接相加(如:2 元 8 角+3 元=5 元 8 角)。
      • 找零问题:付整钱找零(如:付 10 元买 6 元 5 角的东西,找回 3 元 5 角)。
  • 典型例题
    • 换算:5 元 3 角=(53)角,40 角=(4)元。
    • 小明有 15 元,买玩具车花 9 元 5 角,还剩多少钱?
      解答:15 元-9 元 5 角=5 元 5 角。

第三单元 数一数与乘法

主题:乘法的初步认识与应用

  • 核心知识点
    1. 乘法意义: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(如:3+3+3+3=3×4=12)。
    2. 乘法算式:乘数 × 乘数=积,读作“几乘几等于几”(如:4×5=20,读作“4 乘 5 等于 20”)。
    3. 乘法口诀(2-5 的口诀)
      • 2 的口诀:一二得二,二二得四,……,二五一十。
      • 5 的口诀:一五得五,二五一十,……,五五二十五。
  • 典型例题
    • 看图列乘法算式:☆☆☆ ☆☆☆ → 3×2=6 或 2×3=6。
    • 计算:4×5=(20),3×6=(18)。

第四单元 图形的变化

主题:认识轴对称图形与简单运动

  • 核心知识点
    1. 轴对称图形: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(如:正方形、圆、蝴蝶图案)。
    2. 平移与旋转
      • 平移:物体沿直线移动,方向不变(如:推拉窗户、电梯升降)。
      • 旋转:物体绕固定点转动(如:钟表指针、风车、方向盘)。
  • 典型例题
    • 圈出轴对称图形:△、□、○、☆ → 答案:□、○、☆(△ 不一定是轴对称,需看是否为等边/等腰三角形)。
    • 下列现象是平移还是旋转?
      电梯升降(平移),方向盘转动(旋转),抽屉推拉(平移)。

第五单元 2-5 的乘法口诀

主题:熟练掌握 2-5 的乘法口诀及应用

  • 核心知识点
    1. 口诀推导
      • 3 的口诀:一三得三,二三得六,三三得九,三四十二,三五十五。
      • 4 的口诀:一四得四,二四得八,三四十二,四四十六。
    2. 乘法应用
      • 解决问题:每盘放 4 个苹果,5 盘共多少个?4×5=20(个)。
      • 生活实例:一双筷子 2 根,3 双筷子多少根?2×3=6(根)。
  • 记忆技巧
    • 5 的口诀:结果个位是 0 或 5,依次加 5(5,10,15,20,25)。
    • 2 的口诀:结果为双数,与相邻口诀相差 2(如:2×4=8,2×5=10)。

第六单元 测量

主题:长度单位的认识与测量

  • 核心知识点
    1. 单位认识
      • 厘米(cm):测量较短物体(如:铅笔长 15 厘米,课本宽 20 厘米)。
      • 米(m):测量较长物体(如:教室长 8 米,黑板高 1 米)。
      • 换算:1 米=100 厘米(1m=100cm),100 厘米=1 米。
    2. 测量方法
      • 用尺子对齐物体一端,另一端对应刻度即为长度(注意从 0 刻度开始)。
      • 估计长度:食指宽约 1 厘米,双臂张开约 1 米,课桌高约 70 厘米。
  • 典型例题
    • 填空:课桌高约 70(厘米),操场长约 50(米),铅笔长 18(厘米)。
    • 换算:3 米=(300)厘米,500 厘米=(5)米,2 米 50 厘米=(250)厘米。

第七单元 6-9 的乘法口诀

主题:掌握 6-9 的乘法口诀及应用

  • 核心知识点
    1. 口诀学习
      • 6 的口诀:一六得六,二六十二,三六十八,四六二十四,五六三十,六六三十六。
      • 9 的口诀:一九得九,二九十八,三九二十七,四九三十六,五九四十五,六九五十四,七九六十三,八九七十二,九九八十一。
    2. 乘法应用
      • 解决问题:每本书 6 元,买 7 本需要多少钱?6×7=42(元)。
      • 生活场景:一周 7 天,4 周多少天?7×4=28(天)。
  • 记忆技巧
    • 9 的口诀:个位与十位数字之和为 9(如:9×2=18,1+8=9;9×5=45,4+5=9)。
    • 7 的口诀:结合生活(如:彩虹 7 色,7×3=21,7×4=28)。

二、学霸学习技巧与易错点

1. 计算核心技巧

加减法竖式

  • 数位对齐:个位对个位,十位对十位,从个位开始计算,进位写“1”,退位标“·”(例:$\begin{array}{r}50\-24\\hline26\end{array}$,个位 0-4 不够减,从十位借 1 当 10)。
  • 分步计算:连加连减可分步写小算式(如:25+30=55,55+15=70),减少出错。

乘法口诀记忆

  • 规律法
    • 相邻口诀相差“乘数”(如:5×3=15,5×4=20,相差 5;6×4=24,6×5=30,相差 6)。
    • 交换律:两个乘数交换位置,积不变(如:3×4=4×3=12,减少记忆量)。
  • 联想记忆
    • 5 的口诀:手有 5 指,5×2=10(双手手指总数);9 的口诀:九九八十一,对应“九九歌”(冬至后每 9 天为一九)。

2. 图形与测量易错点

  • 轴对称图形判断
    • 错误:认为所有三角形/平行四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。
    • 纠正:只有等腰三角形、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,平行四边形不是(对折后不重合)。
  • 长度单位混淆
    • 错误:填写“小明身高 120 米”“铅笔长 20 米”。
    • 纠正:身高常用厘米(120 厘米=1 米 20 厘米),短物体用厘米,长物体用米(如:教室长约 8 米)。

3. 常见错误与纠正

错误类型错误示例正确方法
加减法进位漏写28+35=53个位 8+5=13,向十位进 1,20+30+10=60,60+3=63。
乘法口诀混淆6×7=40熟记 6 的口诀:六七四十二,区分 5×8=40(五八四十)。
单位换算错误1 米=10 厘米牢记 1 米=100 厘米(1m=100cm),可用尺子对比(100 厘米=1 米)。
平移旋转判断错风车转动是平移旋转是绕固定点转动,风车、钟表指针属于旋转,推拉窗是平移。

4. 学习资源推荐

  • 课本练习:重点完成“练一练”“问题解决”,尤其是图文结合题(如购物计算、测量物体)。
  • 口诀工具
    • 乘法口诀表:打印张贴,每天背诵(正背、倒背、随机抽答,如:“五七”对应 35,“六九”对应 54)。
    • 口算卡片:自制乘法卡片,快速口算(如:随机抽“4×7”,快速答 28)。
  • 生活实践
    • 购物游戏:用人民币卡片模拟买东西,计算总价和找零(如:买 3 元 5 角的饼干,付 10 元,找回 6 元 5 角)。
    • 测量活动:用尺子量课本、书桌、身高,理解厘米与米的实际长度。

三、期末复习重点

  1. 计算能力
    • 100 以内加减法(竖式计算,进位退位准确,如:37+26=63,50-18=32)。
    • 乘法口诀(2-9 的口诀,正背、反背、打乱顺序背诵,确保 10 秒内说出任意口诀的积)。
  2. 图形与测量
    • 识别轴对称图形(圆、正方形、等边三角形等),区分平移与旋转现象。
    • 厘米与米的换算(如:2 米=200 厘米,350 厘米=3 米 50 厘米),正确填写单位(厘米/米)。
  3. 应用问题
    • 购物问题:计算总价、找零(如:买两件商品共多少钱,付 50 元应找回多少)。
    • 乘法应用题: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(如:每盒有 5 个鸡蛋,6 盒共多少个?5×6=30 个)。
  4. 易错点强化
    • 加减法竖式的进位与退位标记,避免漏写。
    • 乘法口诀中易混淆的组合(如:4×6=24 vs 3×8=24,5×7=35 vs 5×6=30)。

通过分单元梳理知识点,结合计算技巧和生活实例,二年级数学上册的重难点可以有效掌握!建议每天坚持口诀背诵和竖式练习,利用实物工具辅助理解抽象概念,遇到问题多结合实际场景分析,培养数学思维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