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年级上学期
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(上册)学霸笔记
一、单元目录与核心知识点
第一单元 混合运算
主题: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与应用
- 核心知识点:
- 运算顺序:
- 同级运算:从左到右(如:25+15-10=30)。
- 两级运算:先乘除后加减(如:3×4+5=17,20-8÷2=16)。
- 带括号:先算括号内(如:(12+8)÷4=5)。
- 递等式计算:
- 格式:等号对齐,分步计算(例:[ \begin{align*} 25×3+20 &= 75+20 \ &= 95 \end{align*} ])。
- 运算顺序:
- 典型例题:
- 小明买 3 支笔,每支 8 元,再买一个 15 元的笔记本,一共花多少钱?
解答:3×8+15=24+15=39(元)。 - 计算:50-24÷3=(42),(45-15)÷5=(6)。
- 小明买 3 支笔,每支 8 元,再买一个 15 元的笔记本,一共花多少钱?
第二单元 观察物体
主题: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
- 核心知识点:
- 观察角度:
- 正面、左面、上面观察同一物体,形状可能不同(如:观察长方体,正面是长方形,上面可能是正方形)。
- 立体与平面:
- 由 3 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,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可能是 1 个或 2 个正方形。
- 观察角度:
- 典型例题:
- 连一连:从正面、左面、上面看到的图形分别是什么?
▶ 答案:根据立体图形结构,正面看到 2 个正方形,左面看到 1 个,上面看到 2 个。
- 连一连:从正面、左面、上面看到的图形分别是什么?
第三单元 加与减
主题: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及应用
- 核心知识点:
- 竖式计算:
- 加法:数位对齐,满十进一(如:368+275=643)。
- 减法:数位对齐,不够减借一当十(如:500-187=313)。
- 估算策略:
- 取整估算(如:498+302≈500+300=800)。
- 竖式计算:
- 典型例题:
- 计算:456+379=(835),700-264=(436)。
- 超市进了 500 瓶饮料,卖出 328 瓶,还剩多少瓶?
解答:500-328=172(瓶)。
第四单元 乘与除
主题:两、三位数乘/除以一位数
- 核心知识点:
- 乘法计算:
- 口算:整十/整百数乘一位数(如:20×3=60,300×4=1200)。
- 竖式:进位乘法(如:24×5=120,5×7+3=38,注意进位)。
- 除法计算:
- 口算:整十/整百数除以一位数(如:60÷3=20,800÷4=200)。
- 竖式:商中间或末尾有 0(如:603÷3=201,840÷4=210)。
- 乘法计算:
- 典型例题:
- 计算:125×4=(500),738÷3=(246)。
- 每筐苹果 32 千克,5 筐共多少千克?
解答:32×5=160(千克)。
第五单元 周长
主题:图形周长的认识与计算
- 核心知识点:
- 周长概念:
-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(如:长方形周长=(长+宽)×2,正方形周长=边长 ×4)。
- 公式应用:
- 长方形周长:已知长 8cm,宽 5cm,周长=(8+5)×2=26cm。
- 正方形周长:边长 6cm,周长=6×4=24cm。
- 周长概念:
- 典型例题:
- 一块长方形菜地,长 12 米,宽 8 米,篱笆至少需要多少米?
解答:(12+8)×2=40(米)。 - 正方形瓷砖边长 5 分米,周长是多少?
解答:5×4=20(分米)。
- 一块长方形菜地,长 12 米,宽 8 米,篱笆至少需要多少米?
第六单元 乘法
主题: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
- 核心知识点:
- 竖式计算:
- 不进位:12×13=156(先算 12×3=36,再算 12×10=120,最后 36+120=156)。
- 进位:18×25=450(注意进位标记,18×20=360,18×5=90,360+90=450)。
- 估算方法:
- 把乘数看成接近的整十数(如:21×29≈20×30=600)。
- 竖式计算:
- 典型例题:
- 计算:24×15=(360),37×18=(666)。
- 每排 22 个座位,14 排共有多少个座位?
解答:22×14=308(个)。
第七单元 年、月、日
主题:时间单位的认识与计算
- 核心知识点:
- 年月日:
- 大月(31 天):1、3、5、7、8、10、12 月;小月(30 天):4、6、9、11 月;2 月平年 28 天,闰年 29 天。
- 闰年判断:能被 4 整除但不能被 100 整除,或能被 400 整除(如:2024 年是闰年,2023 年是平年)。
- 时间计算:
- 经过时间=结束时间-开始时间(如:9:00 到 11:30,经过 2 时 30 分)。
- 年月日:
- 典型例题:
- 填空:一年有(12)个月,第三季度有(92)天(7 月 31+8 月 31+9 月 30=92)。
- 小明从家到学校需要 25 分钟,7:50 到校,他最晚几点出发?
解答:7 时 50 分-25 分=7 时 25 分。
第八单元 认识小数
主题:小数的初步认识与简单计算
- 核心知识点:
- 小数读写:
- 读法:3.5 读作三点五,0.8 读作零点八。
- 写法:五点六写作 5.6,十二点零三写作 12.03。
- 简单计算:
- 加减法:小数点对齐(如:2.5+1.3=3.8,4.2-0.9=3.3)。
- 小数读写:
- 典型例题:
- 计算:3.7+2.5=(6.2),5.4-1.8=(3.6)。
- 一支笔 2.8 元,一块橡皮 1.5 元,一共多少钱?
解答:2.8+1.5=4.3(元)。
二、学霸学习技巧与易错点
1. 计算核心技巧
混合运算顺序
- 口诀:“先乘除,后加减,有括号先算括号里”。
- 易错点:忘记括号优先级(如:错误计算 12+8÷4=5,正确先算 8÷4=2,再算 12+2=14)。
乘法竖式
- 进位标记:个位相乘满几十就向十位进几,十位计算时加上进位(如:27×3,7×3=21,进 2,2×3+2=8,结果 81)。
周长计算
- 公式记忆:长方形周长=(长+宽)×2,正方形周长=边长 ×4,注意单位统一(如:长 5 分米,宽 30 厘米=3 分米,周长=(5+3)×2=16 分米)。
2. 单位与时间易错点
- 质量单位:
- 错误:1 吨=100 千克(正确:1 吨=1000 千克)。
- 纠正:牢记 1 吨=1000 千克,1 千克=1000 克,用生活实例对比(如:1 袋大米 10 千克,100 袋是 1 吨)。
- 闰年判断:
- 错误:2000 年不是闰年(正确:2000 能被 400 整除,是闰年)。
- 纠正:整百年份需被 400 整除才是闰年,非整百年份被 4 整除即可。
3. 常见错误与纠正
错误类型 | 错误示例 | 正确方法 |
---|---|---|
运算顺序错误 | 20-8÷2=6 | 先算除法 8÷2=4,再算 20-4=16。 |
周长公式混淆 | 正方形周长=边长+边长 ×2 | 正方形周长=边长 ×4(如:边长 5cm,周长 20cm)。 |
小数加减法 | 3.2+1.9=4.1 | 小数点对齐,2+9=11,进 1,3+1+1=5,结果 5.1。 |
闰年计算错误 | 2021 年是闰年 | 2021÷4=505.25,有余数,是平年。 |
4. 学习资源推荐
- 课本练习:重点完成“练一练”“问题解决”,尤其是混合运算、周长计算、年月日应用题。
- 口算训练:每天 10 分钟两位数乘一位数、小数加减法口算(如:《口算题卡》)。
- 实物工具:
- 尺子、方格纸:画图形算周长,直观理解周长概念。
- 钟表模型:拨动指针练习时间计算(如:从 3:45 到 4:15 经过 30 分钟)。
- 动画资源:
- 数学动画《数学帮帮忙》:理解混合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。
三、期末复习重点
- 计算能力:
- 混合运算(带括号与不带括号)、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、小数加减法(如:35×24=840,7.6-2.8=4.8)。
- 图形与测量:
- 周长计算(长方形、正方形),单位换算(如:5 米=50 分米,300 厘米=3 米)。
- 时间与单位:
- 年月日天数计算(季度、平年闰年),经过时间计算(如:上午 9:30 到下午 1:45,经过 4 时 15 分)。
- 解决问题:
- 购物问题(混合运算)、行程问题(时间计算)、几何应用(周长实际问题)。
- 易错点强化:
- 运算顺序(先乘除后加减)、余数处理(除法中余数<除数)、小数对齐(加减法小数点对齐)。
通过分单元梳理知识点,结合计算技巧和生活实例,三年级数学上册的重难点可以有效掌握!建议每天坚持竖式计算和单位换算练习,利用实物工具辅助理解抽象概念,遇到问题多画图分析,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!